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椎动脉v3段危险解剖变异及功能变异:附834例分析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机构: [1]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2]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椎动脉 颈椎 解剖变异

摘要:
目的 回顾分析椎动脉在颅颈交界区(V3段)危险解剖变异和功能变异发生率。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行DSA及3D-DSA检查的834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影像学资料,分析永存第一节间椎动脉、椎动脉开窗、低位起源小脑后下动脉,以及优势椎动脉、终末于小脑后下动脉的椎动脉V3段危险解剖变异和功能变异发生率。结果 椎动脉V3段危险解剖变异发生率为5.52%(46/834),单侧永存第一节间椎动脉占1.92%(16/834)、单侧稚动脉开窗占1.80%(15/834)、单侧低位起源小脑后下动脉占1.68%(14/834);双侧椎动脉V3段危险解剖变异占0.12%(1/834,为一侧椎动脉开窗合并对侧永存第一节间椎动脉)。椎动脉V3段危险功能变异发生率为16.91%(141/834),优势椎动脉占13.19%(110/834),以左侧优势椎动脉更常见,共87例(79.09%,87/110),右侧优势椎动脉23例(20.91%,23/110);终末于小脑后下动脉的椎动脉31例占3.72%(31/834),右侧26例(83.87%,26/31)、左侧5例(16.13%,5/31)。结论 椎动脉V3段危险变异发生率较高,建议行颅颈交界区手术的患者术前常规行影像学检查,以筛查椎动脉危险解剖变异或功能变异病例,从而降低术中椎动脉损伤风险。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707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919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宣武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