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对预防癫痫持续状态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研究

Study on the effect of 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 device on preventing deep venous thrombosis of lower extremity in patients with epileptic status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中华系列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监护室,北京 100053
出处:
ISSN:

关键词: 癫痫持续状态 深静脉血栓形成 重症监护病房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

摘要: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PC)使用方案对预防癫痫持续状态(SE)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研究,为SE患者入院后早期合理应用IPC提供护理依据。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监护室SE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住院的3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20年3月至2022年5月住院的41例患者设为干预组。2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抗癫痫药物(ASMs)积极止痫,对照组患者IPC应用频次及时长为2次/d,每次1 h;干预组患者IPC应用频次及时长为1次/d,每次≥12 h。比较2组SE患者下肢DVT发生、癫痫临床发作、脑电图异常放电及与下肢DVT形成相关的凝血指标情况。结果:入院时2组SE患者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凝血酶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出院时干预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凝血酶时间分别为(4.02 ± 1.71)g/L、7.06(5.33,15.01)mg/L、10.22(7.53,14.42)s,低于对照组的(4.98 ± 1.62)g/L、11.92(5.75,15.26)mg/L、17.96(13.21,28.14)s,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 = 3.03, Z = 4.32、1.56,均 P<0.05)。对照组患者下肢DVT发生率为62.86%(22/35),干预组为12.20%(5/4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21.59, P<0.01)。 结论:SE患者在给予ASMs使用临床发作得到有效控制的基础上,早期使用IPC且每日治疗时间≥12 h,可避免诱发癫痫发作,降低下肢DVT的形成及发生风险,改善血液高凝状态。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监护室,北京 100053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6409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869 更新日期:2025-01-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宣武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