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指人们在经历重大创伤事件(如灾害、战争、恐怖事件及交通事故等)后所引发的一种严重精神疾病,患者出现自闭、自杀、暴力谋杀等倾向,严重危害个人健康和社会安全.近年来,随着创伤性事件的高发,PTSD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1].目前,对其诊断主要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V-TR)等心理量表进行评估[2],但由于PTSD患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且大部分患者不愿意再回忆创伤事件而抗拒心理评估,导致对PTSD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均较困难,而且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对PTSD的高危人群进行早期预警及PTSD发生后的预后监测,因此亟需寻找一种客观的生物学标志物对PTSD进行早期预警和客观诊断,以利于对PTSD早期干预和预后监测.随着各种神经影像学技术特别是多模态磁共振脑结构和功能成像以及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等功能与分子影像学的发展,可无创、直观、定量显示PTSD高危人群及PTSD患者脑结构和脑功能的变化.这不仅有助于揭示PTSD的发生、发展机制,也为PTSD的诊断、鉴别诊断并基于这些改变开展有针对性早期干预及追踪治疗提供影像学指标.同时,随着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提取PTSD高危人群及PTSD患者的脑结构、脑网络环路、神经生物以及临床的多模态特征,构建有效评估个体发生PTSD风险的预测-诊断-预后监测模型,有望从源头上有效控制PTSD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