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研究椎旁关节和骶髂关节注射臭氧水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性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职工总医院诊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40例,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20例患者.A组采用椎旁关节和骶髂关节注射臭氧水,B组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两组均同时给予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评估治疗前和治疗后2个月内的镇痛效果、关节活动度Schober值、巴斯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BASDAI)、CRP和ESR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治疗前、治疗后1周及1、2个月时VAS评分分别为(8.20±0.92)、(2.60±0.79)、(2.30±0.67)、(1.50±0.53)分,腰椎活动度检查Schober值分别为(2.55±1.62)、(3.10±1.59)、(3.35±1.99)、(4.10±1.37) cm,BASDAI值分别为6.30±0.64、2.68±0.46、2.08±0.40、1.56±0.48;B组治疗前、治疗后1周及1、2个月时VAS评分分别为(8.30±1.06)、(4.00±1.05)、(2.50±1.18) (1.80±1.03)分,Schober值分别为(2.50±1.80)、(2.85±1.49)、(3.95±1.19)、(4.05±0.89) cm,BASDAI值分别为5.64±0.47、2.98±0.29、2.20±0.37和1.70±0.45.两组患者治疗后1周及1、2个月时VAS评分和BASDAI值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A组治疗后1周及1、2个月和B组治疗后1、2个月的Schober值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A组治疗后1周及1、2个月的优良率分别为80%、100%和100%,B组分另为40%、80%和90%.A组在1周和1个月时的优良率均高于B组(P均<0.05).A组治疗前、治疗后1周CRP值分别为(43.3±12.6)、(8.46±6.92) mg/L,ESR值分别为(38.3±9.4)、(14.2±5.5) mm/1h;B组治疗前、治疗后1周CRP值分别为(43.1±16.9)、(9.92±6.98) mg/L,ESR值分别为(32.0±10.1)、(12.8±6.5)mm/1h;两组患者治疗后CRP和ESR值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另外,A组和B组分别有20%和55%患者出现了胃肠道不良反应,A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x2=5.23、P<0.05).结论 椎旁关节和骶髂关节注射臭氧水复合免疫抑制剂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增加腰椎活动度、降低胃肠道不良反应,但其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