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文章类型: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北京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所,北京 100053
神经外科
北京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所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微血管减压术
岩静脉
摘要:
目的 在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手术中,观察岩静脉形态特点及其对手术显露的影响,分析岩静脉的处理方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纳入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经小脑水平裂入路行显微血管减压术的三叉神经痛患者94例,回顾性分析其岩静脉的主干及属支情况、进入岩上窦的位置、术中电凝切断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94例患者中,岩静脉主干有1~3支者分别占22.3%(21例)、62.8%(59例)、14.9%(14例),静脉属支有1~5支者分别占4.3%(4例)、21.3%(20例)、64.9%(61例)、7.4%(7例)、2.1%(2例).责任血管明确者83例(88.3%),可疑11例(11.7%),其中岩静脉为责任血管者6例(6.4%).术中岩静脉完全保留者58例(61.7%),主干切断者4例(4.3%),属支切断者32例(34%).术后出现小脑梗死1例(岩静脉属支切断者),经治疗后未遗留明显神经功能缺损;小脑出血1例(切断岩静脉主干者),行后颅窝减压术后残留头晕、走路不稳等症状.结论 经小脑水平裂入路是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较理想的手术入路.多数情况下术中不必切断岩静脉,必要时可以切断主干或部分属支,但切断后极少数患者会发生小脑梗死或出血.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北京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所,北京 100053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北京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所,北京 100053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马凯,李勇杰,胡永生,等.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中岩静脉处理策略的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5,31(1):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