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79年,Park等[1]首先提出了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概念,即不伴根性症状,无神经受压和节段不稳定,起源于椎间盘内部的腰痛,至少40%的慢性腰痛都是因此引起的.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发病机制有两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即椎间盘退行性变和疼痛伤害感受神经向椎间盘内浸润生长.关于椎间盘退行性变机制的研究迄今不过短短十余年,但免疫组化、原位酶普法、原位杂交和定量图像分析等新技术的相继出现为研究提供了大量新的方法.神经的浸润生长往往并发血管的浸润生长,是引发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操控这一病理过程就成为治疗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