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文章类型:
机构:
[1]中国人民解放军皮肤病研究所 空军总医院皮肤科
[2]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皮肤性病科
皮肤性病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驱虫斑鸠菊黄酮
表皮黑素细胞
黑素合成
免疫印迹
摘要:
目的:观察驱虫斑鸠菊黄酮对体外培养的人表皮黑素细胞(MC)黑素合成和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噻唑兰比色法(MTT)测定药物对细胞增殖率的影响,选择高、中、低3种浓度(30、10、3μg/ml)的驱虫斑鸠菊黄酮作用体外培养的人表皮黑素细胞,观察对黑素细胞的形态、酪氨酸酶活性、黑素含量的影响.免疫印迹法测定药物作用前后Mc酪氨酸酶(TYR)、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TRP1)和酪氨酸酶相关蛋白2(TRP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90μg/ml驱虫斑鸠菊黄酮可明显抑制MC的增殖;试验浓度范围内可明显促进MC黑素合成和酪氨酸酶活性增加,并以浓度依赖方式促进TRP-1的蛋白表达,但对TYR、TRP-2的表达没有影响.结论:驱虫斑鸠菊黄酮在体外能直接刺激表皮MC黑素合成,上述变化可能通过促进TRP-1的蛋白表达和TYR的翻译后修饰作用来完成.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编号:30600538); 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编号:20070420574);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中国人民解放军皮肤病研究所 空军总医院皮肤科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1]中国人民解放军皮肤病研究所 空军总医院皮肤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马慧军,訾绍霞,李铀,等.驱虫斑鸠菊黄酮促人表皮黑素细胞黑素合成及其机制的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08,17(4):524-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