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 20世纪 80年代左右,有人推测心脏组织中存在具有利尿、利钠和扩血管作用的肽类生理活性物质. 1985年此生理活性物质经 DEBOLD等鉴定,并将其命名为心房利钠肽 (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 ANP),其后在 1988年由 SUDOH等首先从猪脑中分离纯化了一种新的利钠肽,称为脑钠素又称脑利钠肽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而后又发现了 C-型利钠肽 (C-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CNP),这三种肽组成了循环利钠肽家族. BNP主要由心室分泌,起到利尿、利钠、降压和舒张平滑肌等作用,调节体液环境. BNP是反映左室舒张末压的一项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的严重程度明显相关,可以准确地反映左心室功能的变化,与急慢性心衰、原发性高血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等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与 ANP相比 ,BNP具有体内半衰期长,体外较稳定等特性,以及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均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