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的表达变化

Expression of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and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 in rats with focal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 [2]辽宁省人民医院神经科 [3]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神经内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疾病模型 动物

摘要:
目的: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表达变化规律,探讨纤溶系统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1/2003在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神经内科进行.取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6)、假手术组(n=6)及实验组(n=36),实验组又分为缺血90min再灌注0,6,12,24,48,72 h组,每组6只.正常对照组不干预;实验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假手术组尼龙线未进入大脑中动脉.各组均于缺血90 min后拔除线栓,实验组于再灌注不同时间点断头取脑.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点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表达变化,同时应用脱氧尿嘧啶缺口末端标记法观察神经元凋亡变化.结果:48只动物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正常大鼠大脑皮质及尾壳核神经元可见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蛋白、mRNA的弱表达.②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点,二者表达呈不同的动态变化: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蛋白、mRNA在再灌注0 h即开始表达,主要见于形态结构正常的神经元;于再灌注48 h表达明显增强,持续至再灌注72 h,于皮质、尾壳核损伤中心区坏死残存的神经元表达最为明显,于损伤中心区周边的部分固缩神经元及正常的神经元表达也增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蛋白、mRNA开始表达迟于前者,于再灌注72 h最为明显,其表达部位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相同,但表达强度较弱.③脱氧尿嘧啶缺口末端标记法染色显示,再灌注早期在缺血区的大脑皮质及尾壳核外侧部可见少量散在凋亡神经元,随再灌注时间延长凋亡细胞数目增多,于再灌注48~72 h达高峰.结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性损伤,并可能是通过启动神经元凋亡过程所致;其抑制物延迟表达可能是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表达阶梯状升高后反应所致.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7006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906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宣武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