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脑功能损伤与心率变异性的研究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北大核心 ◇ 中华系列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 [2]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
出处:
ISSN:

摘要:
20世纪80年代Myers发现脑卒中后可出现心律失常,血浆心肌酶增高.1990年Hachinski证实98%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77%的颅内出血和22%的脑梗死患者可出现新的心律失常(房颤31%,室性心律失常8%)[1,2],其中6%因心脏并发症猝死[3].这些情况并不能用既往心脏病史解释,推测与脑实质损伤引起的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有关[1,2,4,5].1994年神经科专家Stephen采用观察心率变异(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形式观察卒中患者植物神经活性改变及其与心血管并发症的关系,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6].此后10年,对卒中患者HRV的改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 [2]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
通讯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707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919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宣武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