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存活心肌的识别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血管内科, 北京100053
出处:
ISSN:

摘要:
传统观念曾认为:如果心肌缺血时间短、程度轻、则其本身无坏死且可以很快恢复功能;如果缺血严重、时间长,则不可避免地造成心肌坏死,产生急性心肌梗塞(AMI)和局部室壁运动异常.近年来,随着这一领域研究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地证明由于心肌缺血发生的速度、程度和持续时间长短的不同,以及缺血心肌有无再灌注或侧支循环血流供应等,心肌梗塞后的局部室壁运动异常区域除了坏死心肌外,还可能有顿抑心肌(stunned myocardium)、冬眠心肌[1](hibernating myocardium)的存在.特征是心肌遭受可逆性损伤而无坏死,功能可完全恢复[2].此外,1995年Boden等又提出了伤残心肌[3](maimed myocardium)的概念,即部分心肌坏死和部分心肌严重损伤,其功能的恢复延迟而不完全.对冠心病或心肌梗塞患者若能及时识别这些存活心肌,尽早施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CVR),如冠状动脉腔内成行术(PA)或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以恢复其血液供应,使其收缩功能改善或恢复,将改善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和患者的预后;而对确已坏死的心肌,行血运重建术则是无益的.因此,正确判断RWMA区域内有无存活心肌,将对心肌梗塞患者的进一步治疗选择、预测疗效和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血管内科, 北京100053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6409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869 更新日期:2025-01-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宣武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