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建立基于临床和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的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预后评估系统

Identifying Clinical and Radiologic Factors Influencing Functional Outcome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of the Anterior Circulation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放射科100050 [2]中国科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先进集成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医学信息与健康工程学重点实验室 [3]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放射科 [4]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 [5]天津环湖医院放射科 [6]天津环湖医院神经内科 [7]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 [8]广东省中医院神经一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卒中 缺血性 血栓溶解疗法 磁共振成像 弥散

摘要:
目的 探讨影响急性缺血性卒中预后的因素,建立一种基于临床和多模式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预后评估系统.方法 选择发病9小时内完成多模式MRI的前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40例.按照改良的Ranking量表(modified Ranking Scale,mRS)分为预后良好组(0~1分)和预后不良组(2~6分).评价两组年龄、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基线弥散加权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体积、基线灌注加权像(perfusion-weighted imaging,PWI)体积以及由基于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的图像分析方法获得的预测梗死核心体积、预测可挽救脑组织体积等临床/影像信息对预后的影响;采用多因素分析筛查出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预后评估系统的组成部分,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获得各变量的阈值评分,整合后获得临床/ADC评分,应用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析各评分模式判断预后的效能.结果 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在年龄、基线NIHSS、预测梗死核心体积、预测可挽救脑组织体积、预测最终梗死体积、实际最终梗死体积和基线DWI异常区域体积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预测梗死核心体积、预测最终梗死体积和基线NI HSS能作为判断预后的风险因素,构成临床/ADC预后评分系统的四个因素.应用ROC分析获得以上四个变量判断预后不良的阈值分别为>58岁、>5.84 ml 、>10.6 ml 和>12分.该评分系统的AUC最大(AUC=0.878,P<0.01),其判断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90 d预后的效能最高,其次是实际最终梗死体积(AUC=0.802,P =0.001)、预测最终梗死体积(AUC=0.797,P =0.001)、预测梗死核心体积(AUC=0.739,P =0.01)、基线NIHSS(AUC=0.759,P =0.005)、预测可挽救脑组织体积(AUC=0.719,P =0.018)和基线DWI异常区域体积(AUC=0.693,P =0.037).其中,临床/ADC预后评分系统与预测梗死核心体积、预测可挽救脑组织体积、基线DWI异常区域体积AUC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43,0.035和0.01).结论 临床/ADC预后评分系统比基线NIHSS评分和各影像参数判断90 d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效能高;制定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治疗方案时,应结合患者临床和影像信息综合考虑.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放射科10005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6461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871 更新日期:2025-01-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宣武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