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制备新型的双模态显像硅质体纳米分子探针,并评估其在动物体内的分布和药代动力学特性.方法 利用硅质体纳米材料包载ICG制成纳米探针,硅质体表面修饰连接螯合剂DOTA,并用111 In标记.标记后的硅质体111 In-ICG-DPDCs通过尾静脉注射到正常小白鼠体内,在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处死并取血及感兴趣脏器,评价其药代动力学特性和体内分布情况.建立荷路易士肺癌(LLC)C57BL/6黑鼠皮下肿瘤模型,用小动物IVIS和SPECT对荷瘤鼠进行活体成像,观察肿瘤部位对硅质体探针的摄取情况.结果 硅质体纳米材料包载ICG制成纳米探针的粒径约为90 nm,成功偶联DOTA后用111 In标记,纯化后的放化纯为99.93%.标记后的硅质体体外稳定性良好,纯化后48 h放化纯为97.10%.该硅质体血液循环时间较长,快速半衰期为4.0 min,慢速半衰期为132.7 min;主要聚集在肝脏和脾脏,且滞留时间较长.NanoScanSPECT/CT显像示LLC肿瘤在注射后4 h有明显摄取,肝脾亦摄取较高,与生物分布结果一致.光学成像示肿瘤对探针有明显摄取,与SPECT显像结果一致.结论 设计的硅质体探针能用于肿瘤SPECT和光学双模态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