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文章类型:
作者:
孙记航[1,2,3]
*
;
曾骐[1,2,3]
;
李静雅[1,2,3]
;
田宏伟[1,2,3]
;
陈诚豪[1,2,3]
;
张玥[1,2,3]
;
彭芸[1,2,3]
;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影像中心北京100045
医技科室
医学影像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胸外科北京100045
临床科室
胸外科
首都医科大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心脏中心北京100045
临床科室
心脏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漏斗胸
心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超声心动描记术
摘要:
目的 采用CT及心脏超声(UCG)检查评价漏斗胸(PE)患儿手术前后心脏形态的变化.方法 选取于我院胸外科接受手术的PE患儿51例,术前、术后均行胸部CT检查,在胸骨凹陷最明显层面测量Haller指数(HI)、心脏指数(CCI)、心脏旋转角(CRA);同时行UCG检查,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VD)、右心室前后径(RV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各测量和计算值术前、术后的变化及差异,并对各数据与HI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T的各项指标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I术后下降值为32.78%,CCI下降32.03%,CRA下降14.81%;UCG的术前LVD和RVD与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VD平均值增大8.19%,RVD增大10.35%.CCI和LVD的变化与HI呈正相关(r=0.81、0.33,P<0.05).结论 CT及UCG均可评价漏斗胸患儿术后心脏形态的改善情况,其中CCI是较客观有效的评价指标.
基金:
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Z141107002514005)、北京市医院管理局临床技术创新项目(XMLX201407)、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青年骨干个人项目(2014000021469G240).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影像中心北京100045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胸外科北京100045
[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心脏中心北京100045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孙记航,曾骐,李静雅,等.利用CT及心脏超声评价漏斗胸患儿术后心脏受压改善程度的可行性[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6,32(8):1222-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