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文章类型:
机构:
[1]10004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感染内科
职能科室
感染科
首都医科大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出处:
ISSN:
摘要:
化脓性脑膜炎(以下简称化脑)和病毒性脑炎(以下简称病脑)是儿童最常见的两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也是导致儿童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由于小儿对病情表达不清,查体不合作,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2];另外脑脊液病原分离培养虽然是金标准,但耗时长、敏感性低,加之疾病早期尤其是经过不恰当治疗导致脑脊液常规及生物化学改变趋于不典型[3-4]等原因,造成临床上不能及时区分病毒性或细菌性中枢感染,从而导致滥用抗菌药物。滥用抗菌药物将显著增加中枢耐药性细菌感染的危险,增大临床治疗难度,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死亡[5]。因此,寻找一种或者多种新的具有更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用于鉴别诊断病脑和化脑的脑脊液标志物至关重要。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10004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感染内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张萍萍,刘钢.脑脊液微小 RNA 对化脓性脑膜炎及病毒性脑炎鉴别诊断的价值[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6,34(12):743-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