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文章类型:
机构:
[1]10004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心脏中心内科教育部儿科重大疾病重点实验室
临床科室
心脏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出处:
ISSN:
摘要:
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其特征为广泛的中小血管炎症,以心血管系统的损害最为严重.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与功能障碍是血管炎发生的始动环节.血管内皮细胞的炎症免疫损伤主要指内皮细胞在一系列的刺激因素作用下,表达并释放如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E-选择素、p-选择素、L-选择素等黏附分子,以及癌胚抗原相关的细胞黏附分子,上述黏附分子引起循环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黏附于内皮细胞表面,继而进入细胞内膜,并激活补体结合而损伤内皮细胞.本文从细胞因子及免疫信号传导通路方面对川崎病血管内皮细胞免疫性损伤机制做一综述.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4109,30973238)%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KZ201010025024)%北京市科技创新项目(PXM2011_014226_07_000085)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10004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心脏中心内科教育部儿科重大疾病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马乐,杜忠东.川崎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华儿科杂志.2016,54(2):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