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脑白质疏松和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对首发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

Relationship between 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and Outcome of Ischemic Stroke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110005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血管神经病学科 [2]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脑卒中研究所,脑血管病转化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 [4]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临床试验与临床研究中心 [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精神医学与临床心理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脑白质疏松 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 缺血性卒中 危险因素

摘要:
目的探讨脑白质疏松和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对于首发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br>  方法连续选取791例7 d以内首次发病的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收集患者的人口学信息和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评价患者的头颅磁共振成像包括脑白质疏松的严重程度、无症状性腔隙性脑梗死的数量、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分型以及急性梗死灶的分布特征,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脑白质疏松和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与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br>  结果分别有14例(1.8%)、38例(4.8%)患者在缺血性卒中发病1年内死亡、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复发。多元Logistic回归发现:存在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有皮层新发脑梗死灶、入院后未给予抗血小板药物、出院时未服用他汀药物是缺血性卒中患者1年内死亡的危险因素;而脑白质疏松对于缺血性卒中患者1年内的死亡无显著影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4分、新发梗死灶的责任脑动脉闭塞或狭窄程度≥70%、出院时未给予抗血小板药物是缺血性卒中患者1年内缺血性卒中或TIA复发的危险因素;而脑白质疏松和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对于缺血性卒中患者1年内缺血性卒中或TIA的复发无显著影响。<br>  结论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是缺血性卒中患者1年内死亡的危险因素。而脑白质疏松和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对于缺血性卒中患者1年内缺血性卒中或TIA的复发无显著影响。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110005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血管神经病学科 [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 [4]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临床试验与临床研究中心 [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精神医学与临床心理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7005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906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宣武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