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动脉导管未闭与肺动脉狭窄介入诊疗中的辐射剂量分析

Radiation dose in interventional therapy of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and pulmonary stenosis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影像中心北京100045
出处:
ISSN: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肺动脉狭窄 辐射剂量 介入治疗 儿童 体质量 年龄

摘要:
目的 了解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介入诊疗中受检者的辐射剂量,以便有效开展和加强受检者医疗照射的防护,降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方法 158例介入治疗患儿,其中男性77例,女性81例;年龄3个月~13岁,平均年龄4岁;体质量5.7~42.0 kg,平均体质量14.2 kg.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术118例,肺动脉狭窄(PS)球囊扩张术40例.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电影采集模式为小儿心血管模式(ped CARD);帧频控制30 f/s;透视模式为脉冲控制,4f/s;根据年龄不同选择管电压在60~70kV,管电流自动调节;对比剂为非离子型370 mgl/mL碘普罗胺.回顾性分析不同术式、不同年龄患儿进行透视时间、皮肤辐射剂量.结果 PDA透视时间(4.66±3.59) min,PS(5.62±2.79) min,两种手术透视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在同一种手术中透视时间差异较大.皮肤辐射剂量范围1.20 ~ 107.00 mGy,平均皮肤辐射剂量22.45 mGy;PDA患儿诊疗时,透视+电影采集总皮肤辐射剂量为(20.24±13.52)mGy;PS患儿诊疗时,透视+电影采集总皮肤辐射剂量为(41.88±29.24) mGy;两组患儿皮肤辐射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的皮肤辐射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体质量的皮肤辐射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不同种类手术透视时间的长短与年龄、体质量关系不大,造成透视时间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是患儿病变的部位、性质、形态、大小及手术操作者的操作技术和防护意识,要降低辐射剂量,就要缩短透视时间,提高手术操作者的操作技术和防护意识是至关重要.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影像中心北京100045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7009 今日访问量:1 总访问量:907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宣武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