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脑血管病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高发疾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1],青年脑卒中日益增多,占脑卒中的14%左右.患者常因病情危重而产生一系列消极的心理变化,极大地影响了生理、心理康复及生活质量.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及行为干预已成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护理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文献显示[2-4],实施适宜的心理护理及行为干预,以改变患者在认知、情感、行为、态度等方面的不良心理反应,对疾病的恢复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和较强的现实意义[5].本文对脑血管病患者的发病原因、心理状况及行为干预措施进行综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