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文章类型: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功能神经外科研究室
首都医科大学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北京100050
重点科室
诊疗科室
神经外科
神经外科
首都医科大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脑深部电刺激术
帕金森病
肌张力障碍
靶点
摘要:
脑深部电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开始出现于20世纪50~70年代,最先是应用丘脑-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慢性疼痛[1-2],之后也尝试用于痉挛、小脑麻痹、癫痫等疾病的治疗[3],但因当时定位手段落后、缺乏客观的疗效评价标准、伦理道德方面存在争论等原因使得DBS的进一步应用受到限制.1991年,法国的Benabid等[4]和Blond等[5]分别报道了丘脑-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震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功能神经外科研究室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北京10005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张建国,马羽,刘焕光.脑深部电刺激术在中国的发展现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9,35(7):385-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