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儿童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特点及病因分析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Etiology Analysis of Children with Ischemic Stroke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中华系列

机构: [1]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北京100034 [2]成都市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成都610017 [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重医院神经内科北京100045
出处:
ISSN: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病因 儿童

摘要:
目的总结儿童缺血性脑卒中(IS)的临床特点及病因。方法对1997年9月-2008年7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住院的65例IS患儿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42例,女23例;发病年龄3个月~15岁,平均5.2岁。结果常见的神经系统表现依次为肢体偏瘫[58例(89.2%)],中枢性面瘫[36例(55.4%)],惊厥[19例(29.2%)],语言障碍[17例(26.2%)],头痛[12例(18.5%)],感觉障碍[10例(15.4%)],锥体外系症状[5例(7.7%)]。神经影像学(CT/MRI)检查显示梗死灶位于基底核区32例(49.2%),其中27例仅有基底核区梗死,5例同时伴其他部位梗死。多脑叶梗死26例(40.0%),顶叶梗死4例(6.2%),半球梗死3例(4.6%),颞叶梗死、丘脑梗死各2例(各3.1%),脑干梗死1例(1.5%)。65例患儿中,40例进行了血管影像学检查,其中31例异常,以大脑中动脉受累最常见(26例,83.9%)。常见病因为烟雾病(18例,27.7%),头部外伤(16例,24.6%)和感染(14例,21.5%),17例(26.2%)患儿为多病因共存,13例(20.0%)患儿未找到任何病因。结论儿童IS发病高峰为幼儿及学龄前期;最常见的神经功能障碍为肢体瘫痪;神经影像学显示基底核区梗死最常见;常见病因为烟雾病、外伤和感染。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北京100034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701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909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宣武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