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优化蛋白芯片的制作条件,并探讨其在过敏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患者血清标本103例,年龄9~76岁,平均年龄41岁.具有明显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指征,其中荨麻疹41例,过敏性皮炎31例,湿疹9例,皮炎23例.采用晶芯-48点样仪在不同的膜性载体(NC、PVDF)上制备阳性对照、阴性对照、屋尘、粉尘螨、豚草花粉、蒿属花粉6×4蛋白芯片.并与德国Allergyscrean过敏原检测系统比较诊断准确性.结果 最佳实验条件:以PVDF膜为载体,点样后4 ℃冰箱48 h固定,2%-3%BSA室温封闭2 h,TBST(pH=7.4,含吐温0.05%)洗3次,每次3 min.加待检血清,室温孵育40 min,TBST(pH=7.4)洗3次,每次3 min,抗人IgE质量浓度为144 ng/ml.与德国Allergyscreen过敏原检测系统比较总体符合率为83.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过敏性疾病检测蛋白芯片操作简单,成本低,血清用量少,可同时检测多项指标,相互无干扰,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过敏性疾病体外检测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