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条件下建立电毁损锥体束致大鼠一侧肢体痉挛性脑性瘫痪(CP)模型方法,并对CP模型动物进行鉴定.方法 将60只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A、实验组B和C.均沿颅顶矢状缝作纵行切口,暴露前囟,选择前囟后6.6 mm,矢状缝左侧1.0 mm钻孔.对照组A不通电;实验组B通直流电2 mA,20 s/次,通电1次;实验组C通直流电2.5 mA,30 s/次,通电2次;电毁损锥体束制备模型,术后对大鼠行神经行为学检测(随意运动、姿势、肌张力等),并对鉴定为CP的大鼠观察1个月.结果 实验组C模型成功率(16/20例)及痉挛性瘫痪症状的稳定性明显高于实验组B(7/20例),差异有显著性(P<0.05);CP大鼠存在明显随意运动障碍及姿势、肌张力异常.结论 直流电(恒流2.5 mA,30 s/次,通电2次)毁损锥体束可成功制备大鼠痉挛性CP动物模型,CP鼠具有神经行为学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