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颅咽管瘤可以起源于鞍膈下的垂体前叶或鞍膈上的垂体柄,因此,颅咽管瘤可以分为鞍膈上型和鞍膈内型[1].鞍膈上型颅咽管瘤(图1a)的囊壁外表面直接与蛛网膜或脑实质接触,显露肿瘤后直接剥离囊壁即可.而鞍膈内型颅咽管瘤(图1b)的手术切除方法与鞍膈上型颅咽管瘤有所不同,肿瘤的囊壁和鞍膈共同形成了具有双层结构的囊壁,只放出囊液而不切除囊壁,术后囊壁可再次封闭,肿瘤囊壁分泌囊液,肿瘤复发.因此,将鞍膈和下方的肿瘤囊壁一并切除是切除鞍膈内型的关键技术.现将北京天坛医院小儿神经外科自1998年以来的手术经验介绍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