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科研网厅
|
登录
|
帮助
标题
作者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关键词
文摘
刊名
ISSN
WOS号
PMID
DOI
高级检索
首页
高影响力文章
专家学者
组织机构
临床试验注册
专利标准
指南共识
统计分析
知识图谱
成果统计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从缺血损害的分子机制到未来神经保护剂的发展方向
76
|
认领
|
导出
|
链接全文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期刊
文章类型:
作者:
王拥军[1]
*
;
机构:
[1]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北京,100050
重点科室
诊疗科室
神经病学中心
神经病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
出处: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1,3(4):219-220.
DOI:
10.3969/j.issn.1009-0126.2001.04.001
ISSN:
1009-0126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分子机制
保护剂
摘要: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始动环节是局部脑血流量的减少,但是决定缺血区域神经元命运的不仅仅是缺血,而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缺血后局部产生的一系列生化反应,即所谓的缺血瀑布.从结构和功能上,缺血神经损害分为多个带,靠近中心损害最为严重的是缺血核心区(core),靠近核心区的是半暗带区(penumbra),再向周边是扩展性抑制区(spread-ing depression,SD).不同的区域发生神经细胞死亡的程度和机制也不尽相同.
语种:
中文
第一作者:
王拥军
第一作者机构:
[1]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北京,10005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王拥军.从缺血损害的分子机制到未来神经保护剂的发展方向[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1,3(4):219-220.
相关文献
[1]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与缺血性卒中
[2]缺血性脑血管病
[3]脑血管侧支循环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4]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扩张剂的应用
[5]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升血压治疗
[6]缺血性脑、心血管病血管内治疗的差异
[7]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颅内血管支架治疗
[8]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概述
[9]缺血性脑、心血管病血管内治疗的差异
[10]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抗血小板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