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三维心腔内超声引导下应用压力监测导管消融左心室乳头肌室性心律失常

Application of pressure monitoring catheter to ablate left ventricular papillary muscle ventricular arrhythmia by three-dimensional intracardiac ultrasound guided catheterization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北京100029 [2]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北京100044
出处:
ISSN:

关键词: 室性心律失常 心电图 导管消融 乳头肌 心腔内超声

摘要:
目的 介绍在三维心腔内超声引导下应用压力监测导管标测和消融左心室乳头肌起源室性心律失常(VAs)的初步经验.方法 2017年6月至2018年4月于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施行经CartoSound指导射频消融治疗左心室乳头肌起源VAs的患者10例,均采用压力监测导管进行激动标测,并行射频消融治疗,同时分析其体表12导联心电图的QRS波群特征.结果 10例患者VAs的QRS波时限为(149.0± 17.8)ms,其中6例VAs起源于左后乳头肌,4例VAs起源于左前乳头肌.左后乳头肌起源VAs表现为右束支阻滞,电轴左偏,Ⅲ导联主波向下,aVL导联主波向上;左前乳头肌起源VAs表现为右束支阻滞,电轴右偏,Ⅲ导联主波向上,aVL导联主波向下.除1例起源于左后乳头肌VAs患者消融失败外,其余9例患者均即刻消融成功,对10例患者随访6个月,1例起源于左后乳头肌的VAs复发.消融靶点至体表QRS波起始时限为(25.8±3.8)ms.所有患者双极电图靶点处窦性心律下无领先于QRS波的P电位,其中9例患者VAs时可记录到提前QRS波的高频电位.即刻消融成功患者的平均放电(2.4±1.3)次.结论 左室前乳头肌和后乳头肌起源的VAs在心电图上有明显差别,CartoSound指导下应用压力导管进行左室乳头肌标测和消融可提高成功率,减少复发.

基金:
语种:
中文影响因子: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北京100029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北京100029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6996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905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宣武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