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远隔缺血预处理对稳定性冠心病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的影响

Effect of 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on Life Quality and Prognosi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急诊危重症中心北京市100029 [2]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北京市100730
出处:
ISSN: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远隔缺血预处理 生活质量 预后

摘要:
目的 探讨远隔缺血预处理(RIPC)对稳定性冠心病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的影响,进一步阐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某院心内科住院的稳定性冠心病老年患者共215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RIPC组(105例)和对照组(110例).RIPC组患者在入院后第2、3和4天的每天上、下午各行一轮无创上肢缺血预适应,第5天行PCI术;对照组在入院后第5天直接行PCI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肌酶、心功能、西雅图量表评分及随访12个月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男性比例、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线资料相似(均P>0.05).此外,RIPC组PCI术后24小时的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的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但两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NYHA心功能分级无显著差别(均P>0.05).随访12个月,RIPC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西雅图量表评分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均P<0.05);RIPC组有11例MACE事件,对照组有15例,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基线左心室射血分数和NYHA心功能分级是影响术后12个月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远隔缺血预处理能减轻冠状动脉再灌注损伤程度,改善生活质量,但对中期心功能和MACE无显著影响,仍需要更多大型研究验证RIPC对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预后影响.

语种:
中文影响因子: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急诊危重症中心北京市100029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急诊危重症中心北京市100029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7005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905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宣武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