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冠状动脉易损斑块血管内超声形态特征及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对其预测作用

Morphological features of vulnerable plaque in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and predictive value of levels of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and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 in plasma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中华系列

机构: [1]10002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急诊抢救中心
出处:
ISSN:

关键词: 易损斑块 血管超声 高敏C反应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9

摘要: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血管内超声(IVUS)形态特征及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对其预测作用.方法 选取2007年3月至201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接受IVUS检查的患者76例.根据IVUS结果将患者分为稳定斑块组和易损斑块组,比较二者IVUS特征;检测并比较2组患者血浆hs-CRP及MMP-9水平.结果 易损斑块组患者26例、稳定斑块组患者50例.易损斑块组软斑块比例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38.5% (10/26)比8.0%(4/50)],斑块负荷明显大于稳定斑块组[(64±10)%比(56±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易损斑块组以正性重构/无重构为主[正性重构:23.1% (6/26),无重构:34.6%(9/26),负性重构:42.3%(11/26)],稳定斑块组以负性重构为主[正性重构:10.0%(5/50),无重构:12.0% (6/50),负性重构:78.0%(3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易损斑块组患者hs-CRP及MMP-9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3.5 ±3.1)mg/L比(2.2±1.7)mg/L,(85.8 ±2.1)μg/L比(54.2±2.0)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US中,与冠状动脉稳定斑块相比,易损斑块软斑块比例更高、斑块负荷更大;易损斑块患者血浆hs-CRP及MMP-9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斑块患者,对易损斑块有一定预测作用.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10002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急诊抢救中心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6996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905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宣武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