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颈动脉最大斑块面积的进展速率与新发缺血性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gression Rate of Corotid Maximal Plaque Area and the Risk of New Ischem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机构: [1]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市100191 [2]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 [3]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4]北京市石景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防治所 [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 [6]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 [7]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流行病研究室 [8]100191北京市,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颈动脉斑块 缺血性心血管事件 超声检查

摘要:
目的:探讨最大斑块面积进展速率与新发缺血性心血管事件的关系。<br>  方法:对“中美心血管病和心肺疾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中的石景山人群进行定期颈动脉超声检查、心血管危险因素调查和急性心血管事件的随访。至少接受过两次超声检查且第二次检查前没有发生过心血管事件的1479名研究对象被纳入分析。研究对象按照基线有无斑块等分为5组即对照组(两次检查均无斑块检出)、新发斑块组、斑块逆转组、斑块稳定组和斑块进展组。用Cox比例风险模型估计两次检查间颈动脉最大斑块面积进展速率与第二次检查后新发缺血性心血管事件的比例风险(HR)。<br>  结果:无论是单因素分析还是调整年龄和性别后,当以基线和复查均无斑块即对照组作为参考时,新发斑块组、斑块逆转组、斑块稳定组、斑块进展组发生缺血性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均显著地高于对照组,风险比依次为3.5,5.7,6.2和7.3;P值均<0.05。风险比逐渐趋势在调整年龄和性别后仍然具有统计学显著性(趋势检验P<0.001)。<br>  结论:最大斑块面积进展速率可预测缺血性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该结果支持斑块面积指标作为风险评估和疗效评价的工具用于临床实践。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市100191 [2]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 [6]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 [8]100191北京市,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7095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920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宣武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