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不同年龄组重症创伤性脑损伤患儿脑灌注压阈值及存活率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中华系列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头颅创伤 重症创伤性脑损伤 脑灌注压 创伤性脑损伤诊治

摘要:
目的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指南以2级证据水平支持成人脑灌注压(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CPP)阈值,但尚缺乏低年龄组患者证据。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年龄相关CPP阈值对重症TBI患儿短期存活率的影响。设计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的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对象所有进入脑创伤基金会前瞻性纽约TBI追踪数据库(TBI-trac~)且复苏后Glasgow昏迷量表评分低于9分的患儿。测量和主要结果我们根据预先定义的年龄相关CPP阈值统计了严重TBI患儿的存活率及死亡相关危险因素。定义各年龄组阈值上下限:12岁或以上患儿为60和50 mmHg(1 mmHg=0.133 kPa),6~11岁为50和35 mmHg,0~5岁为40和30 mmHg。按年龄分为0~11岁、12~17岁及18岁或以上3组。按CPP分为CPP-L(低于低限),CPP-B(低限和高限之间)及CPP-H(高于高限)。为内部控制,我们评估了高颅内压、低血压与CPP之间的关系。在0~11岁组及18岁以上(含18岁)组,CPP-H组存活率显著高于CPP-L组,相比于CPP-H组,长期处于CPP-B患儿存活率显著降低(P值分别为0.000 1及0.042)。所有年龄组患儿中,相比于CPP-H组,CPP-L时间延长患儿存活率显著降低(0~11岁、12~17岁及18岁或18岁以上患儿P值分别为<0.000 1、0.024 0及<0.000 1)。CPP-L(<50 mmHg)时间延长的12~17岁组患儿存活可能显著高于成人。在12~17岁组患儿及18岁或以上组患儿,CPP-L和全身性低血压密切相关(P值分别为0.004及<0.000 1)。在0~11岁组,CPP-B和全身性低血压明显相关(P=0.014)。所有年龄组患儿CPP-B和CPP-L均和高颅内压显著相关。结论我们的研究支持根据患儿年龄设定目标CPP。研究重症TBI治疗时,可将成人、6~17岁儿童、0~5岁儿童的目标CPP分别设为50或60 mmHg,50 mmHg以上和40 mmHg以上。各年龄组患儿全身性低血压和低CPP间的关系并不一致,但颅内压升高均与低CPP显著相关。这对临床监护有重要意义,提示我们在任何时候均需控制高颅内压,但目标收缩压须因人而异。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7009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906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宣武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