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文章类型: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通外科,北京100053
[2]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北京100053
[3]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北京 100069
[4]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信息中心,北京100053
出处:
ISSN:
关键词:
胆囊疾病
胆囊息肉
危险因素
超声
随访观察
摘要:
目的 观察患者胆囊息肉的动态变化并分析胆囊息肉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宣武医院健康筛查中心接受腹部超声体检者的相关资料,动态观察胆囊息肉变化情况,对其中多次体检均有胆囊息肉(息肉组,n=1 149)人群与多次体检均未发现胆囊息肉的(对照组,n=18 243)人群,及息肉发生及与消失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息肉组占比(n=1 149,52.1%)>新发组(n=797,36.2%)>消失组(n=258,11.7%).胆囊息肉在中年人群中占比最大;息肉新发人群集中在30.0 ~ 59.0岁,而胆囊息肉消失的顶峰在60岁以后.息肉组与对照组在年龄、男性、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舒张压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1.152)、男性(OR=1.407)及低密度脂蛋白(OR=1.656)是胆囊息肉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胆囊息肉的年发病率为9.7‰,多见于中年,且发病率在升高;胆囊息肉可自行消失,但随着胆囊息肉初始直径的增大,消失概率减小.年龄、男性、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为胆囊息肉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中文影响因子: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通外科,北京100053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姚贵宾,刘力玮,白雪松,等.胆囊息肉的超声观察随访及其危险因素[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20,26(08):606-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