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经颅磁刺激(TMS)和经颅直流电刺激(t DCS)对左半球额叶损伤的失语症患者视图命名能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6月至2020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康复医学科进行康复治疗的左半球额叶损伤卒中后(1~6个月)非流利性失语症患者30例,复述功能正常。根据康复治疗方案的不同,将3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t DCS组和TMS组,每组各10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言语语言治疗(视图命名训练),训练内容包括评价图片中的治疗项图片,不训练非治疗项图片;训练30 min/次,2次/d,共训练2周。TMS组和t DCS组在言语语言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间歇性θ节律刺激(i TBS)和阳极t DCS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进行视图命名能力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治疗项视图命名和非治疗项视图命名。结果 (1) 3组接受不同言语康复治疗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受教育年限、听理解能力、卒中类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2) 3组患者治疗前后治疗项命名得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16.981,P (0.01),其中治疗前3组患者治疗项命名得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8.6±3.3)分,t DCS组:(7.8±2.4)分,TMS组:(8.2±3.1)分; P) 0.05];治疗2周后,TMS组[(14.2±2.3)分]和t DCS组[(17.5±2.8)分]得分高于对照组[(11.2±2.9)分],t DCS组得分高于TMS组(均P (0.05)。对照组、t DCS组和TMS组患者治疗后命名得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t=6.614,t DCS组:t=4.651,TMS组:t=3.279,均P (0.05)。(3) 3组患者治疗前后非治疗项命名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4.512,P (0.05),其中3组患者治疗前非治疗项命名得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7.6±3.2)分,t DCS组:(6.9±2.6)分,TMS组:(7.9±3.1)分; P) 0.05];治疗后t DCS组得分[(11.6±2.4)分]高于对照组[(8.5±2.3)分]和TMS组[(8.5±2.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2周后,t DCS组较治疗前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029,P (0.01),对照组和TMS组与本组治疗前得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对TMS和t DCS应用于左半球额叶损伤的失语症患者视图命名疗效的初步分析结果显示,t DCS治疗左侧额叶损伤的失语症患者视图命名效果可能优于TMS,更适合卒中后失语症康复治疗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