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脉冲射频治疗周围性面瘫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执笔作者机构: [8]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医学部 [3]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神经外科 / 北京市神经修复产业创新研究院 [18]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神经外科 [19]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一医院神经内科 [2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惠州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29]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34]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36]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神经外科 [37]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神经脊柱外科 [48]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 [52]北京北琪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4]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 河南省老年性痴呆神经修复国际联合实验室 [75]解放军第三〇五医院神经内科
刊名:
ISSN:
年份:
页码: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脉冲射频 治疗 专家共识

摘要:
周围性面瘫,又称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facial nerve palsy,FNP),是指面神经受损导致面部肌肉无法正常运动而出现口角歪斜、眼裂增大等表现的一类疾病,其最常见的病因是面神经炎(facial neuritis),其他见于脑血管病、外伤、肿瘤等[1]。国内每年约有300万人患此疾病,其患病率居神经系统疾病的第6位。症状主要表现为病变侧额纹及鼻唇沟变浅或消失、睑裂增宽、口角歪斜等,不仅影响患者的外貌和表情,还可能导致眼睛干涩甚至结膜或角膜感染、口角流涎、吞咽困难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目前治疗面瘫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包括急性期(发病 7 天内)激素抗炎、抗病毒、改善微循环、血管扩张剂、神经营养剂等,旨在治疗病毒感染、减轻水肿、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再生修复;物理治疗主要包括稳定期(发病7天后)电刺激、超声波、激光、针灸等,旨在增强肌肉收缩力、防止肌肉萎缩、刺激神经末梢;传统手术治疗主要包括神经减压术、移植术、吻合术等,但现有这些方法的疗效均有待进一步提高。

语种:

收录情况: ◇统计源期刊

专家组成员:
安朝旺 (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柴旭斌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 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陈陆馗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外科) 陈世文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陈拓宇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外科) 陈业涛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外科) 程杨玉 (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长治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楚长彪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 戴宜武 (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学部暨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外科) 党木仁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中心神经外科) 窦长武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段晓春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段永红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 封亚平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神经外科) 冯连元 (河北省石家庄市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神经内科) 何超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诸暨医院神经外科) 何江弘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 胡昌辰 (山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黄保胜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神经外科) 黄方杰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内科) 黄红云 (北京市虹天济神经科学研究院) 黄勇华 (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医学部派驻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内科) 江荣才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 赖光辉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疼痛科) 李储忠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李建军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清华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美容外科 / 北京神经修复产业创新研究院) 李伟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 梁鹏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 卢明 (联勤保障部队第921医院神经外科) 鲁军体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神经外科) 罗阳 (北大医疗康复医院重症康复科) 吕立权 (上海长征医院神经外科) 屈传强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神经内科) 邵彤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佘晓春 (南通大学附属如东医院神经外科) 孙保亮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神经内科) 孙涛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 孙振兴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王飞 (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王宁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王运良 (解放军第九六O医院神经内科) 温玉星 (福建省立医院神经外科) 郗海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神经内科) 向光红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谢嵘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 熊福军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康复医院) 熊南翔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外科) 许毅 (重庆两江新区中医院神经外科) 薛孟周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薛群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杨进华 (阳江江华医院神经外科) 杨堃 (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杨小锋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创伤中心神经外科) 杨云娜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外科) 杨智权 (北京市中关村医院康复医学科) 于新 (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神经外科) 张春阳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张冬生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疼痛科) 张红波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张化彪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介入科) 张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 张文川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张志强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赵澎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 赵玉琦 (张仲景国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郑遵成 (泰安市中心医院/青岛大学附属泰安医院康复医学科) 钟书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医院神经外科)
本院专家组成员:
楚长彪[10]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
通讯作者:
陈琳 (chenlin_china@163.com) 毛更生 (ddjtzp@163.com) 唐洲平 (mclxmgs@126.com)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6409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869 更新日期:2025-01-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宣武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