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科研网厅
|
登录
|
帮助
标题
作者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关键词
文摘
刊名
ISSN
WOS号
PMID
DOI
高级检索
首页
高影响力文章
专家学者
组织机构
临床试验注册
专利标准
指南共识
统计分析
知识图谱
成果统计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硫唑嘌呤与甲基强的松龙防治慢性脑血管痉挛的实验研究
132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期刊
收录情况:
◇ 北大核心
◇ 中华系列
文章类型:
作者:
刘佰运[1]
*
;
王忠诚[1]
;
吴建中[1]
;
苏敏成[1]
;
李佑祥[1]
;
孙异临[1]
;
机构:
[1]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研究所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
出处:
中华医学杂志.1996,(10):
ISSN:
0376-2491
关键词:
硫唑嘌呤
脑血管痉挛
甲基强的松龙
摘要:
探讨单用硫唑嘌呤及与甲基强的松龙合用,对慢性脑血管痉挛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成年家犬,于实验第1天和第4天分别在枕大池穿刺注血(0.3ml/kg),建立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观察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单用和与甲基强的松龙合用对脑血管痉挛的预防作用。并进行椎动脉造影、管壁自由基测定、管壁组织学检查等观察其疗效。结果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第7天,硫唑嘌呤组的基底动脉口径为87%±26%,管壁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为0.03±0.01nmol/L;硫唑嘌呤+甲基强的松龙组分别为93%±20%和0.02±0.01nmol/L;而对照组为53%±19%,LPO含量为0.11±0.05nmol/L。组织学检查发现硫唑嘌呤组及硫唑嘌呤+甲基强的松龙组的血管壁结构破坏明显,较对照组轻。结论免疫抑制剂能够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慢性脑血管痉挛,减少自由基的产生,减轻血管壁的损害;联合应用比单用药量少,效果大。
基金:
卫生部科研基金;
语种:
中文
第一作者:
刘佰运
第一作者机构:
[1]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刘佰运,王忠诚,吴建中,等.硫唑嘌呤与甲基强的松龙防治慢性脑血管痉挛的实验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1996,(10):
相关文献
[1]硫唑嘌呤与甲基强的松龙防治慢性脑血管痉挛的实验研究
[2]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对慢性脑血管痉挛的防治作用
[3]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重型颅脑损伤
[4]甲基强的松龙对急性脊髓损伤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5]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多发性硬化的机制
[6]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急性肾衰8例
[7]甲基强的松龙在SARS治疗中引起生化指标、血压变化及相关因素的探讨
[8]大剂量激素治疗严重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初步报告
[9]甲基强的松龙在SARS治疗中引起生化指标、血压变化及相关因素的探讨
[10]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颅内幕上肿瘤脑水肿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