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剑突下与肋间入路行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

Extended thymectomy for myasthenia gravis via subxiphoid versus intercostal approaches: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in a single center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E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胸腺扩大切除术 手术入路 围术期 预后

摘要:
目的 分析不同手术入路行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的疗效,探讨影响MG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4年1月-2021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行胸腺扩大切除术患者.根据入路方式,将患者分为剑突下入路组和肋间入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良好结局定义为完全稳定缓解(complete stable remission,CSR)、药物缓解(pharmacological remission,PR)或微小表现状态(minimal manifestations state,MMS),不良结局定义为比MMS更差的结局.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MG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187例MG患者,其中男82例、女105例,中位年龄50.0(36.0,60.0)岁.肋间入路组134例,剑突下入路组53例.与肋间入路组相比,剑突下入路组虽然手术时间更长[200.0(172.0,232.0)min vs.141.0(118.0,169.0)min,P<0.001],但术中出血量更少[10.0(10.0,20.0)mL vs.20.0(10.0,50.0)mL,P<0.001],术后住院时间更短[3.0(2.5,4.0)d vs.5.0(3.0,7.0)d,P<0.001],并发症发生率更低[1(1.9%)vs.26(19.4%),P=0.001].159例(85.0%)患者进行了随访,中位随访时间46(13,99)个月,良好结局率为90.6%,其中CSR率为33.3%.剑突下入路组的PR、MMS和总良好结局率与肋间入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0岁是MG患者预后良好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剑突下入路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MG是一种安全可行且有效的手术方式.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6928 今日访问量:1 总访问量:903 更新日期:2025-03-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宣武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