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运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观察显微血管减压术后三叉神经的结构变化

Structural changes of trigeminal nerve after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by magnetic resonance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 导出 |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所, 100053 [2]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影像科, 100053
出处:
ISSN: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显微血管减压术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

摘要:
目的: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序列,观察显微血管减压术(MVD)后,三叉神经痛(TN)患者三叉神经的微观结构改变。方法9例原发性 TN 患者术前及术后行 DTI 扫描,测算两侧三叉神经向异性分数(FA)、平均弥散率(MD)、轴向弥散率(AD)、垂直弥散率(RD)和两侧各弥散参数差值比。按手术疗效分为治愈和未治愈两组,分析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后,两侧三叉神经各 DTI 参数及两侧间各弥散参数差值比的变化。结果男性6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52.1岁,平均病程5.1年。于术后第一次复查(平均12.3个月)时行 DTI ,术后疗效随访平均66个月。治愈组6例,均有明显的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有受压变形;未治愈组3例,2例有血管压迫,1例患者仅有严重的蛛网膜粘连而无血管压迫。治愈组术前患侧明显下降的 FA 值及明显上升的 MD 、RD 值,术后复查时均恢复。而未治愈组的各弥散参数及差值比则在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MVD 术后疼痛消失的患者,患侧三叉神经的脱髓鞘变恢复正常。然而术后疼痛仍然存在的患者,神经的脱髓鞘变依然存在。三叉神经的脱髓鞘变与 TN 关系密切。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所, 100053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所, 100053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707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919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宣武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