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空巢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焦虑和抑郁程度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 该研究为横断面研究,抽取北京城区407名65岁及以上居家养老的空巢老人,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特质焦虑量表(TAI)、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及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采用t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评估主观幸福感日常生活能力、焦虑和抑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①性别、空巢类型和婚姻状况对主观幸福感影响不显著(P>0.05).②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明MUNSH与ADL(r=-0.310,P=0.001 2)、TAI(r=-0.203,P=0.003 9)所患疾病数量(r=-0.222,P=0.001 7)和受教育程度(r=-0.115,P=0.020)均存在显著负相关.③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该人群主观幸福感水平受日常生活能力水平、焦虑程度、所患疾病数量、受教育程度及年龄的影响(P<0.05);与抑郁情绪水平、性别、空巢类型、婚姻状况及可支配收的多少无关(P>0.05).结论 居家养老的空巢老人,其主观幸福感随日常生活能力水平的下降而降低;随焦虑程度和所患疾病数量的增加而降低;受教育程度高的老人幸福感有下降趋势;但同时也发现,主观幸福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升.因此,采取多种措施,延长老年人晚年生活自理的时限、降低焦虑程度、控制各种慢性病的发生对于提高生活质量、实现积极老龄化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