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e Infiltration of Nasal Mucosa With Lidocaine in the Treatment of Nasal Interal Neuralgia Related to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目的:评估利多卡因浸润鼻腔黏膜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相关性鼻内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4年10月—2015年12月,选取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相关性鼻内神经痛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利多卡因组(A 组)和0.9%氯化钠溶液组(B 组),各20例。分别用蘸有1%利多卡因药液和0.9%氯化钠溶液的棉签浸润 A 组和 B 组患者鼻腔黏膜,3~5 min/次,时间间隔1~3 min,共浸润5~10次。记录患者治疗前和首次治疗后即刻、1、4、7 d 总体疼痛、鼻部疼痛、眼部疼痛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首次治疗后即刻、治疗后7 d 主诉总体疼痛、鼻部疼痛、眼部疼痛明显缓解(疼痛缓解程度≥50%)、鼻涕明显减少(鼻涕减少≥50%)的例数,接受治疗次数,满意度 VAS 评分,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方法与治疗时间在总体疼痛、鼻部疼痛、眼部疼痛的 VAS 评分上存在交互作用(P <0.05);治疗方法和治疗时间在总体疼痛、鼻部疼痛、眼部疼痛的 VAS 评分上主效应显著(P <0.05)。A 组患者治疗后4 d 总体疼痛、眼部疼痛的 VAS 评分低于 B 组(P <0.05)。A 组患者治疗后即刻、1、4、7 d 总体疼痛、鼻部疼痛、眼部疼痛的VAS 评分低于治疗前(P <0.05);B 组患者治疗后4、7 d 总体疼痛、鼻部疼痛、眼部疼痛的 VAS 评分低于治疗前、治疗后即刻(P <0.05)。A 组患者治疗后即刻主诉总体疼痛、鼻部疼痛、眼部疼痛明显缓解例数多于 B 组( 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即刻主诉鼻涕明显减少,治疗后7 d 主诉总体疼痛、鼻部疼痛、眼部疼痛明显缓解、鼻涕明显减少的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患者治疗后7 d 主诉鼻涕明显减少例数多于治疗后即刻( P <0.05);B 组患者治疗后7 d 主诉总体疼痛、鼻部疼痛、眼部疼痛明显缓解、鼻涕明显减少的例数多于治疗后即刻(P<0.05)。A 组患者接受治疗次数≥2次的患者多于 B 组(P <0.05)。A 组患者满意度 VAS 评分高于 B 组(P <0.05)。两组患者无一例出现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结论1%利多卡因浸润鼻腔黏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缓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相关性鼻内神经痛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