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大鼠全脑缺血损伤前后脑内是否存在特异性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酶1(LSD1)及其时间、空间分布规律。方法选择成年SD大鼠126只,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各63只制作短暂性全脑缺血模型,大鼠按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处死时间随机分为实验组56只(1、6、12 h ,1、3、7、14、30 d),每个时间点7只,对照组7只。用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 ,观察大鼠LSD1在各脑区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结果一致显示,LSD1在缺血前散在分布各脑区,主要分布于海马及前额区皮质。实验组缺血再灌注后1 h LSD1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明显增高,于6 h达到小高峰,随后缓慢下降,至缺血再灌注后12 h达低点,但齿状回区及CA1区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缺血再灌注12 h后,不同脑区表现出各自的时间分布特点:齿状回区1 d、海马CA1区3 d及前额区7 d LSD1第2高峰分别为[(13492.7±639.6)个 vs (614.1±126.6)个,(2371.1±403.2)个 vs (119.3±22.6)个,(1874.7±78.1)个 v s (97.4±15.8)个,P<0.01],随后缓慢下降,直至30 d恢复到对照组水平。结论正常状态下,LSD1即存在于大鼠海马齿状回区、CA1区及前额区,并在缺血性脑损伤后呈现不同的时间变化特点。从空间分布、时间变化特点推测,LSD1可能在脑损伤后诸多调节通路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