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椎动脉夹层的治疗效果探讨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vertebrobasilar artery dissection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北京市东城区第一人民医院内科,北京100075 [2]北京市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北京100053
出处:
ISSN:

关键词: 椎动脉 夹层 脑干梗死 蛛网膜下腔出血

摘要:
目的:总结椎动脉夹层所致疾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6例经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CT血管造影(CTA)证实的椎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6例患者均通过DSA诊断椎动脉夹层.其中临床表现为头痛者12例,其中枕部疼痛者7例;颈部疼痛者3例,其中颈强直2例;Wallenberg综合征9例,其中不全表现者6例;恶心呕吐9例;头晕8例;行走不稳4例.影像经DSA检查本组呈”串珠”征者15例;”双腔”征1例.诊断脑干梗死7例,其中延髓梗死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颅内未见病变6例.6例采取内科治疗,症状好转未再复发;9例采用介入治疗,术后均有不同程度好转,3个月至12个月复查未见复发.其中1例载瘤动脉闭塞者,术后即出现Wallenberg综合征,MRI提示延髓梗死,考虑影响小脑后下动脉(PICA)所致,予内科治疗后好转.结论:椎动脉夹层是引起后循环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原因之一,临床多表现为头痛、颈痛、头晕及局部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其中以颈、枕部痛者多见.在DSA及CTA中主要表现为:”串珠”征;”线样”征;”玫瑰花”征;”双腔”征;也可形成假性动脉瘤或者完全闭塞.以”串珠”征多见.正确识别临床征像积极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并及时给予必要的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北京市东城区第一人民医院内科,北京100075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1]北京市东城区第一人民医院内科,北京100075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6409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869 更新日期:2025-01-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宣武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