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基底节区腔隙与非腔隙性脑梗死的颅内动脉造影及危险因素对比分析

The Studies of Angiography and Risk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Lacunar and nonlacunar Infarcts in Basal Ganglia Areas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 [2]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介入放射诊断中心
出处:
ISSN:

关键词: 脑梗死 磁共振(MRI)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 基底节区

摘要:
目的:通过脑血管造影,分析基底节区腔隙与非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血管狭窄的比例与部位分布.方法:选择首次发病6小时内拟行动脉内溶栓治疗,并行脑磁共振(MRI)检查为基底节区脑梗死患者51例,依脑梗死的面积大小将患者分为腔隙梗死组(12例)和非腔隙梗死组(39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结果及危险因素.结果: DSA结果显示:腔隙梗死组DSA检查未见明显异常9例,大脑中动脉(MCA)M1段狭窄2例(占16.7%),颈内动脉(ICA)颅外段狭窄1例(占8.3%).非腔隙梗死组39例DSA检查均异常,共检出病变血管41支,血管病变部位为大脑中动脉M1段(53.6%)>颈内动脉颅内段(26.8%)>颈内动脉颅外段(17%)>大脑前动脉(2.4%).非腔隙脑梗死组血管狭窄比例明显高于腔隙脑梗死组(p<0.05).危险因素比较:腔隙和非腔隙脑梗死患者中患高血压比例均高于其它危险因素(91.7%,74.4%),但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比较两组间其它危险因素亦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基底节区腔隙梗死患者DSA检查仅少数存在血管狭窄,多数无明确血管损害,梗死原因主要由小动脉病变引起;而非腔隙梗死患者绝大多数DSA有明确血管病变,大脑中动脉M1段是血管病变的主要部位.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6461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871 更新日期:2025-01-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宣武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