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通过术中皮层脑电图(ECoG)与长程颅内电极定位致痫灶一致性的对比研究,探讨癫痫外科治疗中应用ECoG定位致痫灶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5年4月至2006年8月,我们收治的22例术前采用长程颅内电极监测,术后病理证实为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术前长程颅内EEG中发作间期异常放电(IED)出现的频率、波幅与发作期异常放电(ID)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与术中ECoG监测结果的比较.结果 长程颅内EEG中,ID起源点与非起源点之间IED的标准化频率有显著性差异(Z=12.213,P<0.001),将标准化的IED频率作为ID点的判定指标,获得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758(95%CI,0.707~0.810).起源点与非起源点之间IED的波幅有显著性差异(Z=11.765,P<0.001).术中ECoG监测的IED频率显著低于长程监测(rho=0.518,P=0.014).ECoG中"频发"(≥10次/min)与"常发"(3~10次/min)组中IED的频率与波幅特点及其与ID部位之间的关系与长程监测结果相似;在"少发"(≤3次/min)组中这种相似性差(rho=0.408,P=0.147).结论 长程颅内EEG监测中应用IED判定ID具有中等意义诊断价值.与长程颅内EEG监测相比,ECoG监测的IED频率明显减少.当ECoG中IED频率为"频发"与"常发"时,其IED的频率与波幅分布规律以及与ID之间的关系与术前长程EEG监测结果相似,其IED的特点可以作为提示ID的参考并指导定位致痫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