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应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肢体缺血性疾病进行基因治疗的实验性研究,同时寻找适用于临床的、有效衡量肢体血液循环状况的检测指标.应用股动脉及其分支分离剔除术,造成新西兰兔下肢闭塞性血管病模型,术后立即于缺血骨骼肌部位多点注射pcDNA3.1/VEGF165质粒(n=12只),pcDNA3.1空质粒(n=8只),生理盐水(n=22只).选取不同时间点,行颈动脉插管造影,测量胫动脉压,检测双后肢膝关节的单位时间血流量、血流速度和红细胞浓度,检测肝肾功能,并进行病理取材,观察病理变化.结果显示:术后对照组出现肢体缺血性坏死的动物数明显多于基因治疗组;血管造影显示,术后基因治疗组远端动脉充盈早于对照组,新生血管数目也明显多于同时期对照组;VEGF基因治疗组术后动脉血压的恢复也较对照组快.病理切片观察对照组骨骼肌出现萎缩坏死、间质纤维组织增生等缺血性病理改变的程度较基因治疗组重,质粒组新生血管明显多于对照组.结果提示:利用肌肉细胞能够自主摄取裸DNA的特性,用重组VEGF质粒进行基因治疗,有效改善了缺血肢体的血液供应,并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