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颈内动脉角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关系的研究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Angle and Plaque Morpholog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An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ion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1102600北京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
出处:
ISSN:

关键词: 脑梗死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 颈动脉角

摘要:
目的 利用颈动脉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igh resolution MRI,HR-MRI)技术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内动脉角(internal carotid artery angle,ICAA)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学特点,探讨ICAA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的关系.方法 入组2011年11月-2012年6月的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行颈动脉HR-MRI检查,获得每例患者左右侧ICAA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资料.根据ICAA大小的中位数将颈动脉分为ICAA≥35°组和ICAA<35°组,比较两组血管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和斑块特点.分别以左右侧颈动脉粥样硬化各斑块成分总量为因变量,对其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共有86例患者的162支颈动脉图像纳入最终分析,其中ICAA≥35°组78支,ICAA<35°组84支, ICAA≥35°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72支(92.3%)vs?47支(56.0%),P<0.01]及易损斑块检出率[34支(43.6%)vs?13支(15.5%),P=0.03)]均较ICAA<35°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CAA≥35°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富含脂质坏死核心[59支(75.6%)vs?31支(36.9%),P<0.01)]及斑块内出血[(21支(26.9%)vs?10支(11.9%),P=0.02)]的检出率高.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左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钙化成分总量(B?0.35,95% CI?0.21~1.65,P=0.01)及右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内出血成分总量(B?0.34,95%CI?0.30~2.32,P=0.01)的危险因素,ICAA非平面角(B?0.37,95%CI?1.23~7.33,P=0.01)是左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富含脂质坏死核心成分总量的危险因素,颈外动脉非平面角(B?0.33, 95% CI?0.20~2.07,P=0.02)是右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钙化成分总量的危险因素.结论 随着ICAA角度增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ICAA大者易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率也高.ICAA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各成分的含量有影响.ICA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有关,但并非是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基金:
语种:
中文影响因子: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1102600北京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6409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869 更新日期:2025-01-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宣武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