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早期神经功能改善对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预后的预测作用

Role of Early Neurologic Improvement in Predicting Outcome after Intravenous 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Therapy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063000唐山华北理工大学研究生学院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 [3]唐山工人医院神经内科二病区
出处:
ISSN: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静脉溶栓 预后 早期神经功能改善

摘要:
目的探究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基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的早期神经功能改善(early neurologic improvement,ENI)对患者3个月结局的预测作用。<br>  方法本研究的入选患者来自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监测登记研究(Thrombolysis Implementation and Monitoring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in China,TIMS-China),从中选取所有进行溶栓前NIHSS评分、溶栓后2 h和24 h NIHSS评分的患者,将ENI定义为溶栓后2 h NIHSS评分减少≥5分或NIHSS评分等于0分,以及溶栓后24 h NIHSS评分减少≥8分或NIHSS评分等于0分,结局指标包括溶栓后90 d的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症状性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SICH)情况及患者的死亡率,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早期神经功能改善对患者3个月结局的预测作用。<br>  结果共纳入1100例患者,在溶栓后2 h,310(28.18%)例患者具有ENI,在溶栓后24 h,272(24.73%)例患者具有ENI。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中,调整了年龄、心房颤动病史、基线血糖水平、基线NIHSS评分水平及其他相关变量后发现,无论是溶栓后2 h还是溶栓后24 h,ENI组患者与非-ENI组患者相比,均具有更好的3个月良好功能结局(2 h:OR 3.772;95%CI 2.676~5.316,P<0.001;24 h:OR 16.392;95%CI 10.370~25.912,P<0.001)以及更低的死亡率(2 h:OR 0.504;95%CI 0.268~0.950, P=0.034;24 h:OR 0.149;95%CI 0.061~0.366,P<0.001),同时,其出血风险(2 h:OR 1.979;95%CI 0.621~6.301,P=0.248;24 h:OR -;95%CI -,P=0.928)均未增加。<br>  结论静脉注射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具有更加良好的3个月功能预后。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063000唐山华北理工大学研究生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6996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905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宣武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