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灯盏花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及疗效分析.方法 将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随机单盲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用注射灯盏花素100 mg加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K/d,连续用药14 d.选择同期就诊者80例做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LSA法)分别在第2、7、14天检测治疗组、对照组、健康对照组hsCRP水平.分析2组患者治疗后的的病死率、心功能状态(Killip分级)、梗塞血管再通率和发病后4周内临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梗塞后心绞痛、新发心律失常、再次梗死发生率及出血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第2天血清中hs-CRP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6.37.4-1.43)、(2.17±1.12)mmol/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组在第7、14天血清hs-CRP水平[(3.21±1.31)、(2.25±0.34)mmol/L]较对照组[(5.87±1.16)、(3.97±1.21)mmol/L]明显降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梗塞血管再通率分别为62.50%(50/80)、51.25%(45/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病死率分别为3.75%和4.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发生率分别为6.25%和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Killip分级≤Ⅱ级2组分别为83.75%和6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4周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血清hs-CRP水平与AMI密切相关,是AMI的危险因素;灯盏花素治疗AMI具有一定的疗效及安全性,其机制可能与灯盏花索降低患者血清hs-CRP水平,抑制AMI的血管炎性反应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