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缺血后适应对非梗死相关动脉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

Effect of 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 on cell aptosis and the expression of AT1 、CX43、 β-tubulin of nonculprit arteries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机构: [1]10002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心内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 缝隙连接蛋白43 β微管蛋白 缺血再灌注 缺血后适应 非梗死相关动脉病变进展 细胞凋亡

摘要:
目的:观察缺血后适应对非梗死相关动脉组织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的影响.方法:制备兔高脂血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只):A组:假手术组.B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C组:心肌缺血后适应再灌注组.通过Tunel荧光染色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比较各组非梗死相关动脉组织细胞凋亡程度以及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缝隙连接蛋白43(Cx43)、β微管蛋白(β-tubulin)等相关基因的差异.结果:心肌缺血再灌注1周后,非梗死相关动脉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非梗死相关动脉组织Tunel荧光染色分析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组的凋亡细胞增加[(8.14±2.05)%vs.(46.11±5.92)%,P<0.001].与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急性心肌缺血后适应再灌注组的凋亡细胞减少[(46.11±5.92)%vs.(28.36±9.41)%,P<0.001].非梗死相关动脉组织qRT-PCR检测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组的[AT1(1.002±0.068)vs.(30.576±1.760),P<0.01]、CX43(1.009±0.133)vs.(15.171±1.736),P<0.01)、β-tubulin基因[(1.003±0.083)vs.(1.361±0.042),P<0.01]上调.与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急性心肌缺血后适应再灌注组[AT1(30.576±1.760)vs.(4.697±0.227),P<0.01]、CX43(15.171±1.736)vs.(2.267±0.312),P<0.01]、β-tubulin基因下调[(1.36±0.042)vs.(1.083±0.098),P<0.01].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1周后,非梗死相关动脉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伴随凋亡细胞增加和AT1、CX43、β-tubulin基因上调.缺血后适应可减少非梗死相关动脉凋亡细胞数量并可使AT1、CX43、β-tubulin基因下调,从而抑制非梗死相关动脉病变进展.

基金:
语种:
中文影响因子: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10002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心内科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1]10002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心内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6409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869 更新日期:2025-01-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2020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技术支持: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宣武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