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文章类型:
机构:
[1]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北京100005
北京协和医学院
[2]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江苏省生物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6
东南大学
[3]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210018
[4]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100029
首都医科大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乳腺癌
早期诊断
磁共振成像
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
尿激酶受体
摘要: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患的恶性肿瘤之一,实现对乳腺癌原发性及转移性微小病灶的早期检测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尿激酶受体(uPAR)在乳腺癌肿瘤细胞及肿瘤相关细胞中高表达而在正常组织细胞中低表达.通过将次氮基三乙酸(NTA)连接到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SPIO)表面,获得一种通用的磁共振成像(MRI)模块(SPIO-NTA).进而将uPAR天然配体尿激酶(uPA)的氨基末端片段(ATF)通过组氨酸标签(His tags)偶联到SPIO-NTA上,获得一种具有uPAR靶向性的MRI探针(SPIO-ATF).其γ-Fe2O3核心的直径小于10 nm,平均水合直径约为77 nm,Zeta电位约为-13 mV.蛋白凝胶电泳及考马斯亮蓝染色结果证明ATF被成功导入到SPIO上.细胞实验结果表明,SPIO-ATF与乳腺癌细胞4T1的结合量与细胞uPAR的表达量正相关,表明SPIO-ATF对4T1细胞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结合能力,而这种结合是通过ATF与uPAR的相互作用介导的.另外,4T1细胞对SPIO-ATF的摄取具有浓度依赖性.在实验条件下,SPIO与SPIO-ATF都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细胞毒性.通过研究构建一种可用于乳腺癌靶向诊断的新型MRI探针,从而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一种新策略.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71969,81071196)%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项目(2016-I2M-3-004)
中文影响因子: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北京100005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1]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北京100005
[4]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100029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杨扬,孟洁,温涛,等.uPAR靶向性MRI探针的制备及其与乳腺癌细胞靶向结合的研究[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18,37(4):481-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