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评价血小板功能检测(PFT)对复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2年6月于北京安贞医院接受复杂PCI治疗的602例冠心病患者,分别在PCI术后的第1、6和12个月使用透光率比浊法检测血小板功能,并计算其平均值,治疗期间高血小板活性(HTPR)定义为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平均血小板聚集度≥40%.受试者根据平均ADP聚集度分为HTPR组(ADP≥40%)和非HTPR组(ADP< 40%),并进一步将HTPR组患者分为标准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及延长DAPT亚组.随访观察患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采用Kaplan-Meier分析比较两组间MACCE发生率,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发生MACCE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565例患者完成了随访,随访时间为(28.47 ±7.45)个月,HTPR组患者285例,非HTPR组患者280例.随访期间共发生33例MACCE,其中HTPR组29例(8.42%),非HTPR组9例(3.21%).Kaplan-Meier分析显示HTPR组患者的MACCE发生率明显高于非HTPR组(log-rank检验,P=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HTPR是接受复杂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发生MACCE的独立危险因素(HR=2.69,95%CI 1.23 ~ 5.85,P=0.01).PCI术后不同时间DAPT亚组间MAC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T系列检测能够预测复杂PCI术后患者的临床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