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文章类型:
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北京100029
临床科室
心脏内科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房性心动过速
摘要:
目的:阐明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复发二尖瓣环峡部线(MI)嵴部缝隙依赖折返的电生理特点和产生原因。方法选取82例曾于房颤导管消融术中行MI消融并因术后复发规则房性心动过速(OAT)而行二次消融的患者,行电生理检查和二次导管消融,一旦判定为MI嵴部传导缝隙依赖的OAT,则在三维电磁导管定位系统(CARTO)引导下在MI消融线上和嵴部取点,计算左心房内膜周长占心动过速周长(TCL)比例,术后至少随访6个月。另外选择2012年10月至2012年12月间于房颤导管消融术中行MI消融且已达阻滞标准者36例。将消融导管置于嵴部,重复鉴别性起搏过程,观察嵴部是否存在传导缝隙。结果82例因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复发OAT行二次消融的患者有7例(8.5%)为MI嵴部缝隙依赖折返,心动过速周长(TCL)为(247.9±19.2)ms,左心房内膜面激动时间为(145.4±17.7)ms,占TCL(58.5±3.2)%。体表F波形态和激动标测符合围绕二尖瓣环大折返特点,但MI消融线上拖带起搏后间期(PPI)较长[PPI-TCL(34.3±6.6)ms],且存在较宽双电位[间距(99.7±7.4)ms],而嵴部拖带PPI-TCL明显较短[(11.4±3.9)ms,P<0.001];6例于嵴部消融终止,1例于冠状窦远端对应位置消融终止,随访(11.1±4.5)个月无复发。另外,36例行MI消融且满足双向阻滞标准的患者,于嵴部重新行鉴别性起搏,发现5例(13.9%)存在嵴部传导缝隙。结论 MI嵴部缝隙依赖折返是一类以嵴部缝隙为关键峡部、而既往MI消融线在折返路径之外的独特OAT,其成因可能与嵴部尚存传导缝隙却符合MI阻滞判定标准的MI假性阻滞现象有关。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81300145)%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新教师类(20121107120006)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北京100029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蒋晨曦,马长生,董建增,等.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复发嵴部依赖折返的电生理特点和成因分析[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4,(5):273-277.